16 世紀,葡萄牙詩人卡蒙斯(Luis de Camoes)在大航海時代的征程中創造了史詩《盧吉塔尼亞人之歌》,而裏斯本乃至葡萄牙的黃金時代的輝煌,便是建立在大航海時代之上。繁華幻滅,災難重生,一切世間百態都發生在這個歐洲大陸最西端的國家,去葡萄牙投資移民,你便可以慢慢去品味其中的韻味。
裏斯本 LISBON
也許去過了幾乎歐洲所有的大部分城市,但裏斯本的房子五顔六色依舊像泡沫般迷幻。和羅馬、伊斯坦布爾、舊金山相似,裏斯本也是一座七丘之城。有人將其神秘的發展曆史歸于羅馬神話中的一段故事。傳說尤利西斯抛棄卡裏普索後,傷心的仙女將自己化身爲一條蛇,纏繞的蛇身便化身爲了七座山丘。
七丘之城高低起伏,西臨阿爾巴拉辛山,東、南、北3個方向的各個小山坡蜿蜒交織,最後在特茹河入海口聚攏,裏斯本的城體和世俗生活就在這裏生長著。
城西的 Bairro Alto 區地處山勢較高的山坡,這裏的屋舍依山而建,街道錯落起伏,古建築裏藏著不少時尚的酒吧和餐廳,日落後老街仿佛重生般充滿活力,聚集起城內最時尚的年輕人。灰撲撲的鵝卵石階上散落著紅、黃、藍、綠各色坐墊,前面擺幾只小方桌,大家就這麽席地而坐,在露天街巷裏隨意吃著小吃,喝著啤酒。
而在 Mouraria 區,有著活潑的小販、鮮豔的攤子、神秘的小巷。這裏是昔日摩爾人的街區,這裏的名聲一直不好,曾以紅燈區生意而聞名。但葡萄牙國粹法多(Fado) 音樂也差不多同時在這裏萌芽。
如今這個城市的靈魂已經逐步轉移到了 Alfama 區,這裏深街曲巷,也曾是摩爾人居住的舊區。數十條小巷彙聚在芝麻般大小的廣場上,銀鬓老人推著車在賣著鮮花,拆開花束,裏頭還藏著情詩,不同花色不同詩句,頗有講究。
只有在 Alfama 區才能切身感受到往昔的裏斯本:建築、街道、拱門、階梯、木陽台,還有人們最真實的生活形態:嘈雜、聊天、歌聲、貧困和垃圾。
如果說埃菲爾鐵塔于巴黎、鬥獸場于羅馬,那麽裏斯本的標志建築便是熱羅尼姆修道院,這裏在15世紀時期本是水手出海前的小祈禱所。在1501年,爲慶祝達伽瑪首航印度成功,曼努埃爾一世才下令將其改造爲這個耗時一個世紀才完工的雄偉修道院。
修道院由葡萄牙特産的金彩米黃石建造,超過300米長的拱廊和30對直刺天穹的塔尖震懾人心。步入主教堂,四粗四細的八根立柱撐起高達四五十米的拱頂,圓穹飛動,宛若幻境,讓人有聖靈降臨的感動。
事實也的確如此,1755年裏斯本遭遇9級慘烈地震,整個古城毀于一旦,9萬人命喪黃泉,唯獨這座修道院屹立不倒,護佑了在此祈禱的所有王室成員,也因此披上了更加神聖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