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移民:在絕大多數城市,地鐵都是虧本運營,而我國香港是個例外。從1996年開始,香港地鐵一直保持盈利,去年利潤達116億港元。香港地鐵爲什麽能賺錢?
准點率超過99.9%,平均行駛170萬公裏才會出現一次5分鍾以上的延誤
“市場化運作的定位,是香港地鐵盈利的基礎。”香港鐵路有限公司董事局非執行主席錢果豐說。
盈利壓力,使港鐵在經營上動了更多腦筋。增加票務收入是重頭戲。按照香港法律規定,港鐵每年依據一個引入了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運輸業行業工資指數作爲調價依據的票價調節機制,對票價進行小幅調整。不過目前票價並不算貴,在全球處于中等,30分鍾車程的票價是10港元左右。
“增加票務收入,關鍵還是得靠提升服務,吸引更多人選擇地鐵出行。”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中國業務首席執行官易珉說,“我們的最大優勢是安全,港鐵非常注重主動排除安全隱患,比如一個使用壽命是兩年的燈泡,有可能爲了確保安全運行,用半年就換掉了。其次是准時,香港地鐵列車准點率超過99.9%,平均行駛170萬公裏才會出現一次5分鍾以上的延誤。還要方便,比如優化地鐵標識等。當然還要盡量舒適,例如加強通風、調好空調溫度。爲提升服務品質,香港地鐵日常維護花費每年大約要60億港元,這還不算車輛更新。”
服務品質的提升,使香港平均每天有約546萬人次乘坐地鐵,密集的客流增加了地鐵站內廣告和商鋪的租金收入。除此之外,港鐵還嘗試了多元化經營和管理輸出,例如運營香港昂坪360觀光纜車。同時,港鐵還參與了英國、瑞典和澳洲的地鐵或鐵路運營,並爲新加坡、荷蘭、迪拜等多個國家提供顧問服務。“我們還參與了5條內地地鐵線路的建設投資或運行維護,未來還會投資更多。”易珉說。
“港鐵保持盈利什麽最重要?我想是品牌。30年積累下的口碑,可能做一件錯事就完了。因此我們每走一步都十分小心。”錢果豐總結道。
軌道交通+物業模式,填補地鐵建設資金缺口
當然,單靠軌道運營收入,並不能完全覆蓋地鐵建設成本,更不夠負擔企業融資成本。香港特區政府之所以能不花一分錢就改善了地鐵交通,並獲得分紅,得益于一種獨特的商業模式——軌道交通+物業。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城市規劃主管姚展介紹,簡單講,“軌道交通+物業”就是地鐵公司負責出資興建、運營、維護地鐵,爲填補其資金缺口,政府將地鐵沿線一些地塊劃撥給地鐵公司,地鐵公司以市場價向政府支付地價後,通過招標方式,引入開發商在劃撥地塊上興建商場、寫字樓、住宅等物業,再通過出售或出租物業獲取利潤。從經濟角度講,這實現了良性循環:地鐵使周邊物業升值,填補了地鐵建設的資金缺口,而周邊物業又吸引來更多人乘坐地鐵,增加了地鐵運營收入。
“軌道交通+物業”是港鐵盈利的秘訣,但好處遠不止經濟效益,最大益處是真正實現了公共交通主導城市規劃。在香港,常常是出了地鐵站就是商場,有時商場就有電梯直通寫字樓或住宅,不少上班族有車不開而選擇地鐵出行,很多市民會在家門口的地鐵站吃飯逛街,地面交通壓力得到有效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