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華僑報》19日刊文說,正當美歐債務危機沖擊之時,李克強考察香港。此番李克強赴港被看作是一次“挺港之旅”,爲香港續寫新的傳奇注入了“四氣”,“香港明天會更好”不再存疑。

文章摘編如下:

正當美歐債務危機沖擊之時,李克強考察香港,全港歡欣鼓舞。經受了兩次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香港目前發展態勢向好,仍然保持全球最具活力的金融、貿易中心的繁榮局面,港人真切感受到得益于大陸經濟的強力支撐和背靠祖國的幸運福份。此番李克強赴港被看作是一次“挺港之旅”,爲香港續寫新的傳奇注入了“四氣”,“香港明天會更好”不再存疑。

一是人氣。隨同李克強赴港的主要官員包括掌管中國經濟的重量級人物,陣容之強大超乎常規。輿論高調诠釋“豪華陣容”凸現中央政府“給力”香港,從經濟、金融和貿易等方面全方位支持香港的經濟繁榮和社會穩定,政通人和,利港惠港。

二是財氣。李克強到訪爲港股“沖喜”,香港股市從8月15日起“多雲轉晴”,在歐美股市紛紛下跌的逆境中,恒生指數重新站上20000點大關。隨著李克強釋放國家“十二五”期間諸多利好香港的政策舉措,香港股市再傳喝彩,迎來“黃金一周”。

三是底氣。李克強有備而來,提振香港經濟、港人信心,代表中央政府送出了“大禮包”,支持香港進一步發展、深化內地和香港合作的六大政策舉措。這些挺港惠港措施“招招給力”,在香港面臨美歐債務危機、金融動蕩沖擊,以及自身經濟社會深層次問題和矛盾日益突出的關鍵時刻,將爲香港經濟發展注入巨大活力,被認爲是“及時雨”。美歐債務問題引發全球資本市場大地震之後,國際金融界人士更喜歡從香港的角度看中國,中國政府給香港打足“底氣”,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爲提振國際經濟複蘇打氣。

四是民氣。此次李克強深入港民家中,“零距離”體察民情,關注弱勢群體,爲港民津津樂道。中央政府送給香港“大禮包”也惠及香港中下階層,包括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肉類和蔬果供應,以及讓更多內地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中國政府特有的“民生情懷”也傳遞著這樣一個新的訊息,即惠及全體中國人的民生工程,同樣也包括港澳居民在內,並將“切實有所作爲”。

李克強短短72小時的“挺港之旅”, 無論探民生問民情、參訪港交所、慶賀港大百年,還是縱論國家“十二五”規劃與香港發展,處處體現著中央政府與香港百姓之間不可分割的情結,體現了中央政府對香港發展的關心與支持。國家的繁榮昌盛,是香港進一步發展的堅強後盾。“香港的需要,也是國家的需要”、“國家好,香港也好”正成爲一種新的共識。未來香港憑藉“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將從祖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獲得更多的機遇和福氣。

“背靠祖國”的香港今天的“好福氣”,也將給台灣以及海外華人華僑經濟帶來巨大的啓示。
 

1 2
分享:
更多香港移民信息
移民香港
移民評估 資料索取 官方微信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