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胆怯错过川震救援
香港一对孪生姐妹林家慧及林家欣,同属“80后”,一直为因胆怯错过参与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救援工作耿耿于怀。玉树州地震灾情严重,她们当年仅25岁,大地震发生后数天,瞒着家人辞去文员及发廊工作,拖着大包小包衣物和药品救灾。为了把钱省下拯救灾民,两人踏上了西去的火车,成为最早到达灾区援助志愿者之一。灾民及志愿者都说:“你们真牛,很吃得苦!”
担当互补联系角色
她们不讳言当年尚未有详细救援计划,两人定下最基本原则:“不可成为救援负累,若帮不上忙,必须返港。”加入当地志愿团体后,姐妹进行首次持续60天的救援工作,负责义教、灾民联络及转介服务,“各个志愿团体救援对象及范畴不同,我们担当互补及联系角色”。
灾民比两人想象中坚强,虽然他们会哭,但知道要努力熬过这难关。当地藏族小孩主动担当传译员,把普通话翻译成藏语,加强灾民与志愿者的沟通。过去4年,两人至少到玉树7次,每次停留1个月至2个月。她们上次往玉树在去年底,为当地人送寒衣及派发御寒物资。
玉树州平均海拔超过4200米,平均温度只有0℃,冬季一般由10月至翌年4月,最低可至零下逾20℃,是灾民全年最艰苦的日子,他们主要协助冬天援助项目。
自定义计划 与乐施会合作
她们忆述指,2010年冬天,自定义冬天救援计划,自发在香港透过社交网络成功筹得3万元,并与乐施会 合作救灾。除了御寒衣物及食物外,他们认为燃料不可或缺,“在屋子里燃烧牛粪取暖,只需穿1件衣服。20袋牛粪足以让一户居民度过最寒冷时候”。家欣坦言,自定义救援计划压力十分大,“资源有限,计划必须严谨,用在最有需要的人身上。同时,天气愈冷,牛粪愈贵,冰路不利运输,故须赶紧在冬天来临前把物资送予灾民”。
8000袋牛粪分发400家
姐妹早于9月抵达玉树,按每个小区至少20%比例随机家访,记录灾民数据及生活情况,并拍照留底,予后期筛选受惠者之用。她们又到数个牧区采购牛粪,格价、运输、分派方式等都要有周详计划,前后共享了1个多月。最终二人与乐施会顺利赶及冬天前,把 8000袋牛粪分发至400户受灾家庭,“他们愉快地笑,有些灾民握着我们的手道谢,有些更敞泪了”。
悟生命脆弱 幸福非必然
玉树救援经历让他们体会到生命的脆弱,明白幸福并非必然,“当你回家卧床,便发觉从前以为微不足道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包括家人的爱、不需忧惧天灾人祸等”。他们直言,救援并非为获取满足感,而是尽“邮差”责任,“妈妈及其友人每次合力运送逾50大袋物资到深圳投递,不少朋友捐出物资和善款。他们身体力行;我们则有责任把物资送予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