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招教你如何僞裝成地道香港人

2015/07/06 11:25:11   2227   用手機打開   作者:世貿通移民   在線咨詢

正值香港特別行政區建立18周年之際,小編爲大家總結了十招僞裝成香港本地人常用的生活技巧,幫助大家迅速融入這座曆史悠久的國際化大都市。

 

打跨海出租車

要打到跨海出租車,你在向司機示意時要擺動手掌和手腕,做出海浪一樣的手勢,暗示你想讓司機搏擊海浪帶你跨港。

說話帶上粵語尾音

在香港,不論遊客用哪個國家的語言和本地人交流,最好都在句子的結尾加上像“la,ar,wor,gar”這樣的粵語尾音。

雨傘隨身攜帶

雨傘作爲日常生活用品,在香港的重要性顯而易見。了解香港的氣候的遊客知道,整個城市一年中有半年都在下雨,爲了不弄濕自己,香港人不得不帶傘。剩下的半年,便攜的伸縮傘被女孩們用來抵擋強烈的曝曬和防止紫外線讓皮膚曬黑。

隨時記錄分享生活

在香港餐館你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對話:“這塊點心長得太萌啦!幫我和它合照一張吧!等一下,剛才我眨眼了,再來一張!”對話結束後的下一件事就是在Facebook上發布所有朋友和這塊點心的合影。對香港人來說,和朋友們一起分享美食是比享用美食更開心的事,所以下次在你動筷子前,最好問問有沒有人想先拍張照。

隨身自備紙巾

問香港人借紙巾一般是無果的。大部分有涵養的香港人都會自備一卷紙巾以備不時之需,因此借紙巾對香港人來說是從來沒聽過的。因爲就連地鐵出口,都有促銷員發放免費紙巾供沒有的人使用。

知道如何給小費

小費文化在香港並不流行,因爲小費一般都已經包括在了客人結付的賬單裏,一般人給小費只是爲了擺脫零錢。

點餐多描述細節

香港人對所點的食物一般都非常挑剔。在香港的餐館經常能聽到“冰檸檬茶少加糖,不加冰塊,檸檬按邊切片”或“魚丸面不加蔬菜加牛腩湯底”等細節要求。

說啥都盡量使用縮寫

和澳洲人一樣,香港人喜歡用縮寫,因爲他們不喜歡用一連串的繁瑣的名詞來表達他們的想法,因此很多詞的音節都被縮短了。比如7-11便利店,一般都被本地人直接稱爲“sehfun”,也就是7。

別排隊,買公交卡

到上下班高峰期的時候,所有人都行色匆匆,香港人一般都會在公交卡裏提前充值,在排到自己時手裏早就拿好了公交卡,爲的就是不耽誤時間,快速通過地鐵檢票口。在香港,沒有什麽比排到檢票口才開始慌亂地找公交卡更讓人覺得尴尬的事情了。

學習本地人的手指數數方式

最好的公民測試就是用當地方言數數,其中能展現出你是當地人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用手指數6、9、10這三個數。只有遊客才會伸出六個手指表示6,香港人一般都用“電話”這個手勢來表示數字6,食指彎曲成數字9的形狀表示9。

熱點:
1 2
分享:
更多香港移民信息
移民香港
移民評估 資料索取 官方微信
二維碼